第216章 善缘

另一边,喜公公坐在马车里,愁眉不展。春日的暖阳照在他身上,却驱散不了他心中的忧虑。

皇上命他去训斥西平郡主,这可是个棘手的差事。

西平郡主背后有太后和毅国公撑腰,骂得轻了传达不出皇上的怒意,骂重了又怕得罪人。

这可真是让他左右为难。

“停车。”喜公公吩咐道。

他下了马车,在街上转了转,看到了顾玉的卖字画摊。

“这位公子,”喜公公从袖中掏出一锭银子,放在顾玉的摊位上,

“求教如何优雅地表达不满?要引经据典,要保持礼貌用语。”

顾玉一愣,抬头看着这位面善的老太监。

喜公公见他犹豫,又加了一锭银子,诚恳道:“还请公子帮忙。”

“这位公公,”顾玉无奈地摇头,“在下是卖字画的...”

“正是要借公子的才学。”喜公公循循善诱,

“听闻公子学问渊博,定能写出既有水平又不失分寸的话来。”

顾玉看着桌上的银子,陷入沉思。

想了好一会顾玉才起身,将宣纸铺平,手中毛笔蘸墨,笔走龙蛇写了起来。

喜公公站在一旁,看着纸上流畅的字迹,却只觉云里雾里。

他搓了搓手,眉头微蹙:“这位公子,在下可否请教一二?这段文字究竟是何意?”

顾玉放下笔,抬眼看向喜公公。他身着一袭青衫,眉目清朗,语气温和:

“这是以《诗经》典故为引,借古讽今。其中暗含'狼顾鸢视'之意,讽刺某些人心怀叵测。”

“好!好!”喜公公连连点头,眼中闪过惊喜,“公子才学如此精深,却在此处卖画,实在可惜。”

说着,他将刚刚掏出的银子,递了过去:“这二十两银子,还请公子笑纳。”

顾玉接过银子,掂了掂分量,嘴角微扬:“多谢!”

这善缘,都结到北魏去了。

马车内,喜公公一路背诵着那段话语。车轮碾过青石板路,发出规律的声响。

等到了定国公府门前,他已将那段话烂熟于心。

府门两侧的石狮庄严肃穆,门楣上的匾额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下人们看到喜公公的来头不小,连忙将他引进内院。

见了西平郡主,喜公公立刻挺直腰板,摆出一副威严模样,将那段话慷慨激昂地说了出来。字字珠玑,句句带刺。

谁知西平郡主却是一脸茫然,眨了眨眼:“喜公公说的是什么?我怎么听不明白?”

喜公公顿时如遭雷击,呆立当场。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哎!那二十两银子,算是白花了】。

他强压怒气,冷声道:“能拯救宰相府小姐的不是府中的公子,而是大少奶奶女扮男装所为。郡主作为正室夫人,连这等大事都未查清,就急匆匆定下亲事,还闹得满城皆知。”

说到这里,喜公公的声音愈发严厉:“陛下命我前来询问,这嫡母究竟是如何当的?”

西平郡主脸色瞬间铁青,手中的帕子被攥得发皱。她坐在太师椅上,身子微微发抖

:“不是大少爷?是大少奶奶?”

“是大少奶奶。”喜公公直截了当道,目光如炬。

西平郡主面色大变,丫鬟们也是面面相觑,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难言的尴尬。

“大少奶奶有功在身,郡主不得责罚。”这话虽是喜公公自作主张,但谁又能分辨这是否出自皇上之口?

西平郡主气得浑身发抖,指节因用力而发白。她深吸一口气,强压怒火:“本郡主知道了。”

喜公公因那二十两银子白花,心中恼火,又数落了西平郡主几句:

“郡主好生反省,若再有下次,皇上定不轻饶!”

待喜公公离去,二夫人望着三太太,强忍笑意:“方才那段话,分明是在骂大嫂。”

“肚子里没点墨水,连被骂都听不懂。”三太太掩嘴轻笑,眼中带着得意。

西平郡主脸色更加难看,指甲深深陷入掌心:

“三弟妹既然才情过人,不妨说说那话是什么意思?”

三夫人面容凝固,支吾道:“不就是说大嫂你心怀不轨嘛。”

【反正你也听不懂。】

消息很快传遍了宫中,像一阵风般席卷而过。宫女太监们私下议论纷纷,都在猜测那位能写出如此妙文的才子是谁。

皇上在瑶池园散步时遇到王宸妃,见她笑个不停,珠钗轻晃。

“宸妃为何发笑?”皇上驻足问道。

“臣妾只觉得喜公公当真有趣,特意花银子请人写了一段文雅的话去骂人,

结果对方竟是一句都没听懂。”王宸妃掩嘴轻笑。

皇上闻言也忍俊不禁:“那段话说的什么?”

喜公公只得将那段话又背诵一遍,声音抑扬顿挫。

王宸妃笑容一滞,暗自庆幸皇上没问她听懂了几分。她低头整理衣袖,借机掩饰尴尬。

皇上听罢,赞叹道:“此人才学不在秦景远之下。”

“不过是个卖字画的穷书生,如何比得上定国公府大少爷。”喜公公连忙道,生怕皇上对那位素未谋面的才子过分青睐。

“虽然西平郡主没听懂,但这二十两银子倒也值得。”皇上笑道,目光望向远处的花园。

“皇上说值,那就一定值。”喜公公恭敬应道。

街上,萧煜等人训练完毕,准备帮顾玉扬名。

南安郡王见顾玉把玩银锭子,笑道:“赵兄今日可是开张了?”

“算是吧。”顾玉随意应道。

“什么叫算是?”萧煜好奇问道,凑近几步。

护卫解释道:“今日宫里有位公公来找我家大少爷写骂人的话,要求引经据典,骂得委婉。”

“原来帮喜公公骂西平郡主的是赵兄?”几人异口同声,眼中闪过惊讶。

顾玉无言以对,手中的银锭子转了几圈。

“本想费些功夫替赵兄扬名,现在倒是省事了。”萧煜笑道,眼中闪过狡黠。

“你是想踩着西平郡主成事?”顾玉挑眉。

“随手可得的踏板,为何不用?”萧煜耸耸肩,一副理所当然的模样。

几人说笑间,武城侯府的管事找上门来。他们早就听闻顾玉的才学,如今得知此事,

更是坚定了请他做家教的决心。

一番交谈后,顾玉的名声很快传遍玉京。文人雅士纷纷慕名而来,想要一睹他的字画。

等他回到画摊时,字画已被抢购一空。

春风拂过,掀起案上零散的宣纸,一如他即将扬帆起航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