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白活儿
- 1977俗人重生指南
- 壹碗手擀面
- 2723字
- 2025-06-18 18:46:28
学校虽然从今年开始会大力发展理工学科,可文科仍旧是根本核心。
五十年代北大从沙滩红楼迁到燕园,校园扩建,当时兴建的第一批教学楼和文史楼、老地学楼、哲学楼、老化学楼和老生物楼围绕着图书馆的中轴线对称布置。
均是采用了大屋顶,继承“古典复兴”风格的教学区。
燕园文史楼是其中文系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槐树,白皮松,侧柏,银杏,垂柳,穿梭在绿荫长道下,放眼望去全是历史建筑群。
文史楼旁边就是荷花池,亭台楼阁,雕梁画栋,建筑均是灰砖灰瓦,却与门窗的红色组合,这种色调搭配,很难不让文人喜爱。
304宿舍的人跟在大部队后面前往文史楼,陈卫东两手插兜儿,长刘海有点像搞艺术的,一身儿蓝白条运动服,脚上是一双回力板鞋,给众人的感觉时髦的很。
人挺精神,就是话密,再配上那一口地道的京茬味儿,很难不让人从语气中听出一种身为京城人的嘚瑟感。
不过让方堃放心的是,这家伙嘚瑟归嘚瑟,估计是打小就这性子,习惯了对方说话的调调后,为人上还是挺不错的。
宿舍六人各有各的性格,家庭环境昨晚彻夜长聊的时候也聊了一些,张伟和李春生是城里人,父母双职工,说话语气天然就跟乡下考上来的学生不同。
吉泽国旗家里真就是满草原放牛放羊的,只不过百十头羊一只也不是自家的,整天风吹雨晒,纯辛苦活儿,为人热情,看着很老实。
赵永军则是鲁省日照县下面一个大公社的宣传干事兼水利技术员,六人里面唯一的D员,报名参加高考之前已经参加工作七年,十足的老油条一个。
赶到文史楼一楼,一个专业两个班,合计五十多号人,新闻系是例外只有一个班三十六人。
中文系这届新生一共二百四十六号人,文科男女比例放后世妥妥的阴盛阳衰,毕竟就就业环境而言,文科毕业后多是教师岗和文秘类的工作。
可放现在,这种情况就稍微好点了,扫一眼,男女比例差不多五五开。
文史楼没有大的阶梯教室,只有小教室,五十四人听着学姐点名分成了两个班,七八届汉语言一班,二班。
方堃一整个宿舍全部划进了二班,目光在各个同学脸上划过。
有男帅女靓的,可不多,大多数都是面色暗黄,女生头发有的丝毫没有油性,枯黄分叉,怎么看都像是长期营养不良导致的。
也有那种皮肤像是被牛奶泡过的女孩儿,整个人气质清秀的很,这种美女天然收到的目光就多,方堃也知道,这就是自己细粮换粗粮的不二选择。
噔噔噔上三楼进小教室,一个班主任两个辅导员,先去一班开完会,才进自己班教室。
“同学们,我叫张黎明,是大家今后的班主任。”张黎明说着,又指着一侧两个女老师。
“这是一班的辅导员周淑玲老师,这是二班的辅导员王哲红老师,虽然周老师和王老师各负责一个班,可今后大家如果遇见什么问题,都可以寻求帮助。”
方堃目光放在自家辅导员身上,束起来的长发,身材高挑,颜值也很不错,浑身上下透着一股成熟的知性美。
千万不要觉着七十年代的年轻人注重才华而不看颜值,真要这么想,那就大错特错了。
任何人第一眼看的一定是对方的脸,然后自然而然的从上至下扫视,目光最后会落在对方最突出,或者最吸引自己的点上多停留几秒。
张伟坐在方堃旁边,低声开心道:“这大学老师就是不一样,我们那嘎达高中老师全是结了婚的,整天板着脸往讲台上一杵看人跟看罪犯似的,老渗人了。”
“你看第一排那女孩儿,咋样?”
方堃顺着目光看过去,他刚才也注意到了对方,的确底子挺不错的,在京城上个两年学养养,绝对是美人坯子一个。
“挺好的,咋滴,刚打照面就看上人家了?”
“我来前儿给我爸妈都讲好了,带个儿媳妇回东北,这姑娘绝对不错。”
方堃一阵无语,叫张伟的是不是就没靠谱的人,现在北大明确禁止学生谈恋爱,一经发觉,直接开除。
校方监控就是这么严格,当然说是这么说,可同学间的地下恋情仍旧存在,这是怎么防也防不住的。
张黎明敲了敲桌子,道:“我先点一下名字,喊到的同学答声到,然后从靠门第一排的同学开始,一字长蛇来讲台上做一下自我介绍,也让老师和同学们相互认识一下。”
“周凤英。”
“到。”
“王艳。”
“到。”
“吉泽国旗。”
“到、”
“......”
所有人顺着声音来回张望把听到的名字和人对上号,等张黎明点完名,示意门口第一排的女生上台做自我介绍。
老套但每个学生都逃不掉的自我介绍流程,特别是没有结婚,现在仍旧单身的男同志。
有外向的,介绍起来落落大方,也有社恐的,讲到最后感觉声儿都有颤音了。
“大家好,我叫赵淑琴,来自湘江,今年二十一岁,很高兴认识大家,我喜欢唱歌,学过画画,希望以后的学习生活可以和大家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讲台上介绍的正是张伟刚才示意的女生,落落大方,笑起来比刚才还好看。
轮到张伟,这厮‘蹭’的起身上讲台,上的时候利索,可站在上面看着下面二十多双眼睛又紧张的一时说不出话。
“大家好,我叫张伟,来自东北哈尔滨阿城,今年二十一岁,那啥我跟赵淑琴同学一样,也喜欢唱歌,我唱歌唱的老好听了,小时候在乡下跟我老舅还唱过白活儿。”
众人还没反应过来,方堃在后面直接绷不住了,这特么的是个人才。
“等一等张伟同学,这个白活儿是指?”张黎明打断他问道。
“白活儿就是谁家死了人过去连说带唱那种,怎么怎么不容易,怎么就下去了,老师我唱的老感人了。”
“哈哈哈哈....”
张黎明捂额头,台下笑成了一团,这倒也算是唱歌,就是感觉有点不是给活人听的,听着瘆人。
整个教室笑声震天响,好半天张黎明才拍手安静下来,张伟挠头的讲完退下来,又过了两个轮到方堃。
“大家好我叫方堃,来自晋省,今年十九岁,我的爱好是读书看报,希望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可以和大家互帮互助,共同进步,谢谢大家。”
方堃没有整花活儿,不像天津卫的同学上去还整了段贯口,刚才他还打了一段腹稿,仔细想下来自己的确没什么爱好。
爱好文学?有点假大空装比的嫌疑。
爱锻炼身体更扯,乡下每天都有农活可干,跑步打篮球什么的离他太远,锻炼个鸡毛的身体。
真要说出个特长,他的钢笔字粉笔字还行,可方堃不敢说,他怕揽下四年的黑板报工作。
所有同学介绍完毕,张黎明最后临结束前,特意强调学校禁止学生谈恋爱,一经发现直接开除。
这事儿其实老师学生心照不宣,彻底杜绝是肯定不可能的,只要别太招摇,别稀里糊涂搞大肚子,那大家自然是睁一只眼闭一只。
临了又让有意做班干部的准备准备,下次开会做一下演讲竞选,这场班会才算结束。
班里的同学没有第一时间撤掉,而是相互认识,男男女女对彼此充满了热情好奇。
大多数都是正直青春年华的单身男女,要是没点别样的小心思,说出去都不信。
回到宿舍,方堃刚泡脚,隔壁的古典文献学的李金龙跑了过来。
“隔壁新闻学专业有个女同学特别漂亮,”
“再漂亮能漂亮到哪儿去,有西施貂蝉漂亮?”陈卫东打瘪了句。
“这怎么比,我跟你说,那姑娘我特意去他们班看了一眼,好家伙,那词儿怎么说来着,出水芙蓉。”
“说的这么夸张,叫什么名字?”
“我去新闻系的宿舍问了问,老王他们跟盯贼似的看了我好半天,说是叫宁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