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新党初显,新旧事物

二月二十五。

按照王安石的建议,设制置三司条例司,掌经画邦计,议变旧法以通天下之利。

赵顼命王安石领其事。

王安石一人得道,身边的人也能跟着上天。

对于用人的标准,王安石很明确,在周围亲近之人中寻找贤人。

至于不亲不近之人,那为何要去用?

谁知道你是好是坏!是奸是恶!

赵顼暂时也懒得管,大宋朝里外,神州上下几千年,都是一个鸟样!

他要是上帝,立即就把重启键给按了,让地球重新开局,干干净净。

可惜他就是个大宋官家。

王安石其实也还算不错了,还考虑用贤人,没有把他老家的舅舅侄子,村里的野狗什么都安排吃上皇粮。

王安石素与吕惠卿善,乃上言于赵顼:“惠卿之贤,虽前世儒者,未易比也。学先王之道而能用者,独惠卿而已。”

赵顼见到历史上的“变法大将”吕惠卿上线,赵顼也不拦着。

遂以惠卿为条例司检详文字。

除了吕惠卿,王安石又向赵顼推荐章惇,赵顼来者不拒,任命其为编修三司条例官,加集贤殿校理、中书检正。

……

三月,苏辙服丧结束,从蜀地回京,并上书论政事。

苏辙乃是后世名人,赵顼也一直关注。

苏辙在奏书中说,“所谓丰财者,非求财而益之也,去事之所以害财者而已。事之害财者三:一曰冗官,二曰冗兵,三曰冗费。”

苏辙的意思是所谓的增加财政收入,不是单纯地追求钱财并使钱财增多,而是要去除那些会损害财政收入的事情。

有哪些事情损害财政收入呢?冗官、冗兵、冗费。

“很好,说得简单透彻!”

“朕其实知道,朝中很多人也知道!”赵顼摇了摇头,“但是提问题的人多,解决问题的人少!”

赵顼大笔一挥,直接把他丢到了制置三司条例司,为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位同吕惠卿。

年轻人,去那里,那里有你展翅的天地。

去那里翻滚一下!

把奏书上的问题解决!

……

三月初八,经韩维和王安石的推荐,三十三岁的曾布上书言政。

韩维是赵顼的老师,现在跟王安石走得也近。

曾布言说为政的根本有二:厉风俗、择人才。

其要有八:劝农桑、理财赋、兴学校、审选举、责吏课、叙宗室、修武备、制远人。

赵顼召曾布进宫,并授其判司农寺一职。

至此,王安石的又一大将“上线”!

另外,王安石的学生,秀州判官李定也被他拉到了东京,随后推荐给赵顼。

赵顼很爽快,授其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

三月末,王安石推荐三十二岁的蔡确,赵顼授其为三班院主簿。

同时,“财税专家”薛向经王安石推荐进入汴京,任开封度支判官。

四月初,王安石推荐了其下门人郑侠,被赵顼授为光州司法参军。

郑侠出身清贫,弟妹众多,唯一出路就是矢志攻读,苦学成名。

曾赋诗道:“漏随书卷尽,春逐酒瓶开。”

四年前读书于清凉寺,是时王安石为江宁知府,素闻其才华出众,邀其相见。

王安石拜相后,经其推荐,郑侠在光州也有了一官半职,算是走上了仕途。

他写信给王安石,表示会竭智尽忠,为国为民,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以报答王安石的知遇之恩。

不过此人,将在几年之后就对王安石倒戈相向。

……

朝堂之上,以王安石为核心的新党雏形初成。

另外一边,司马光却不想待在汴京了。

四月中,司马光请求外任州郡之职,赵顼不允。

大宋朝需要你!

朕需要你!

……

四月十二,初夏。

赵顼与王安石一同出行,来到东郊的皇家抚孤院,这是王安石第一次来到此地。

赵顼来到这里,除了看看这些孤儿,还依旧给他们上一节课。

不过这节课多了很多官员。

王安石身边,有吕惠卿、章惇、苏辙,都是在制置三司条例司任职。

“今日所讲,乃是世之新旧事物论!”赵顼这次所讲,不是地球学说这类格物学知识。

而是哲学!

哲学是一切学科的基础,孩子们可能听不懂,但底下的官员都是大宋的精英,应该会悟到什么。

校场上,这些孤儿依旧是迷茫好奇的眼神。

赵顼看着这些孩子,也许他们也会悟到一些什么。

“刘禹锡有诗云……”赵顼开场引用刘禹锡的诗句。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

“不是……”赵顼摇了摇头,底下的官员也是满脸疑惑,“什么不对?”

“是诗不对!”

“刘禹锡有诗云,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这天下事物,有旧,有新,但毫无例外,新事物总是取代旧事物。”

听到赵顼的话,底下王安石眼神一亮!

官家这不就是说新法吗?

新法就是新事物,那些旧法陋规就是旧事物,新法就是应该取代旧法。

王安石和变法派信心大振!

“什么是新事物,新船是新事物,沉舟是旧事物!”

“写字的纸是新事物,秦汉的竹简是旧事物。”

“这隋唐的科举制是新事物,魏晋的九品中正是旧事物!”

赵顼举了很多例子。

在王安石看来,就差新法没讲了,但赵顼就一直没讲。

……

“但过去的事情就是旧的,现在的就是新的吗?”

“也不尽然。”赵顼摇了摇头,但没有继续往下说。

“新事物出现,旧事物必然要消亡,但这也要一个过程。”赵顼又开始讲另一层。

……

“新事物之后,还会有更新的事物,这时候新事物也就变成旧事物了。”

……

这一讲就是半个时辰。

孩子们听得朦朦胧胧,王安石他们却是听得春风满面。

官家今天抚孤院的讲课,就是对他们最响亮的支持。

等回到东京城,他要让所有臣属都要学习官家的这个“新旧事物论”。

赵顼讲完,看了王安石和变法派一眼。

嗯,和他想象的一样。

更有自信了!

离开抚孤院,赵顼甩开王安石一众人,带着皇城司的人在南郊的火药院看了一下。

这也是新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