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行走:寻找幸福教育之路
- 黄建明
- 1583字
- 2025-04-05 06:44:55
序二 奋斗的青春最美
积极、乐观、正直、善良是黄建明最初给我的印象,带着这种印象我看到了一个年轻人的成长与蜕变,这个过程可能很多教师都经历过,他却用笔把他们记录了下来,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经历,他用奋斗去诠释青春,用爱心去教育学生,用责任去承担教育使命。今天我是以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身份,读他的书稿《教育行走——寻找幸福教育之路》。
2004 年我初到银川唐徕回民中学(以下简称唐中)当校长,认识了一个被学生称之为“大黄”的老师。当时他是一个很有活力,很有干劲,很受学生欢迎的优秀班级的班主任,学生亲切地称他为“大黄”。一个老师放下架子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他做到了。在教学管理中我发现他“爱字当头,严在其中”,所以这个班的学生很有活力和张力,动静结合,团结奋进,学习成绩在年级名列前茅,校园活动中又很有创造力。我也听过他的公开课,课上得很好,课堂气氛活跃。小伙子授课时思维敏捷,很有亲和力,课堂上与学生互动活动非常多,这可能也是学生喜欢他的一个原因吧。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他用QQ与学生交流,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组建班级主页,与学生一起撰写文章。用这样的方式与学生沟通交流,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关注不同类型学生的成长,班级工作卓有成效,这在当时是很少见的。在他的书稿中记录了很多与学生的对话,能够体会到他对学生那种真诚的热爱,他也把这种爱自然而然地浸透在班级日常的管理之中。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正因为有如此的工作状态与敬业精神,使他迅速成长为青年教师的一个标杆。
因为自身的努力和教师的认可,黄建明很快成长为学校的一名中层干部。他很善于学习和钻研,学校布置给他的工作从来不推诿,总是以积极的态度去迎接,并且在关键时候总能做得很好。在新课程改革初期,连续多年带学生到银川市多个县、区开展科学考察,使得唐中的综合实践活动得到了蓬勃发展。在青年人当中这种拼劲和耐力是难能可贵的。在新课程改革方案的制定、分班选课、课题研究、学校文化建设等方面都能够独当一面。在唐中,他先后担任过办公室主任、教研室主任、信息中心主任等职,通过几年的磨练,他的团结能力、组织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和公文处理能力都有了极大的提升,迅速成长为中层干部中的骨干力量。
在一次校长竞聘中他落选了,他向我请教,我告诉他,人生既要学会选择,还要学会成人之美。在文稿中我看到了他在行政管理上的思考,“急老师之所急,想老师之所想”“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自我告诫,以及寻找教育本真的教育情怀。一路走来,可以看到一个年轻人的蜕变历程,在管理中有矛盾冲突,但他选择了在冲突中去解决问题;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他知道热爱学生是教师最重要的职业操守,把热爱变成一种习惯,把习惯变成人生的信条;从教师中来,他知道一线教师的付出与辛苦,把对教师的尊重作为管理的起点,把教师的成长作为校长的一份责任;对教育事业的忠诚,让他最终成为一名校长,无论是哪一所学校,都让我看到了他对教育的热爱,勇敢地承担起教育的使命和组织的重托。
一个人的成功往往取决于8小时以外他在做什么。从书稿中我看到的是一个奋斗的青年,在自己最好的青春年华里全情投入,用自己的品行、才能、勇气和智慧,编织着一个绚丽的教育梦想。
一个人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固然重要,但发现工作的价值与意义更重要。我看到了他在繁琐的教育实践中不断感悟,感受生命成长的快乐,理解和尊重师生的成长与成功,与师生一起享受教育过程的幸福与快乐。
幸福是一种内心体验,通过教育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一个家庭的命运,这是最大的幸福,而这种幸福的实现却凝聚在日常的教育之中,教育本来就是要帮助别人获得幸福。给予学生良好的教育,使他们养成良好习惯,疏导他们思想上的症结,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让他们学会去奋斗,学会去挑战,学会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美好生活,因为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2019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