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行走:寻找幸福教育之路
- 黄建明
- 3743字
- 2025-04-05 06:44:55
选择
成功是不可以选择的,但困难是可以选择的,有时候选择困难就是选择成功。
弹指一挥间,从事教育工作已有15个年头了,在品尝人生酸甜苦辣的同时也不断收获着成功。我有一个信念,不要把自己定位成一个聪明的人,要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勤奋的人。我如是去做,也如是去教诲自己的学生,用一颗真诚的心和果敢的行动教育和影响着与自己朝夕相处的学生。我相信一句话,世间自有公道,付出总有回报,在人生的道路上一定要学会选择。
………
唐中选择了我,我选择了唐中
………
1995年的春天,在临近毕业之际我来到了唐中参加教育实习。那时的唐中是一所朝气蓬勃、斗志昂扬的新学校,老师们干劲十足,早来晚归。初来乍到,感觉学校风格与自己脾性很相投,心里不觉就有了一种想法:我如何才能成为学校的一员呢?
朴实的父母教给了我朴实的想法,不管到哪都要好好干,干啥就要像啥。
机会说来也就来了。由于初三年级一位化学教师生病需要住院治疗,两个班的化学课没人代,学校领导正苦于没有教师。校长找到了我,问我能不能代课?我心里暗想,怎么办?虽然自己没有正式上过讲台,但这是个机会,于是我就以非常自信的表现接过了两个班的教学任务。记得当时校长说了一句话,她会经常听听课的。在随后的日子里,我只觉得时间过得飞快,每天不知疲倦地听课、备课、上课,经常熬到深夜去钻研和揣摩每一个知识点和课堂上讲授的每一句话。我给自己的课堂提出了一些要求:
上课不能翻教案,要把所有的知识点记在大脑里;
语言要生动准确、有感染力和启发性;
要注意教学环节的衔接,让学生在快乐和自然的状态下去学习知识;
演示实验要熟练、沉稳,要有创造性,多给学生做一些兴趣实验。
当时的自己并没有过多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做,只是从曾经教过自己的一些优秀教师的身上汇集了一些觉得优秀的东西,把它们作为自己教学的准绳。一个富有朝气和活力的年轻教师初上讲台却表现得沉稳与老练,迅速引起了学生和教师的很大反响。一个月的实习很快过去了,临行那天我找到了校长,校长说,你的事我们研究过了,你被录用了,去签协议吧。
今天想想,是有准备的努力和勤奋给了我一份最大的惊喜。我有幸成为了唐中的一员。
………
做一名苦并快乐的班主任
………
有人说,没有当过班主任的教师是不完整的教师。我做班主任时,并没有想到去做一个完整的教师,而是自己真的非常喜欢去做这份工作。
记得是1996年的秋季,那是我从教的第二年。有一天学校领导找到了我,要我中途接过初三(9)班班主任一职,原因有两个,一是自己承担着这个班的教学任务,二是目前这个班的状况很差,调换过两个班主任都不见好转。经过一年的锻炼,作为一名年轻教师自感羽翼渐丰,总想尝试着去做更多的事情,于是我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锐气,接过了这份改变自己职业生涯的工作。当时的自己是多么的大胆,根本没有去想过摆在自己面前的困难有多大,今天想来,也许就是这份锐气与乐教情结支撑着自己在满是荆棘的丛林中走出了自己人生的小路。
就这样,我从此走上了班主任工作岗位,而这一干就是12年,也是把自己的青春和热情奉献给唐中的岁月,它让自己从少年轻狂走向了成熟稳健,从教育舞台的幕后走到了台前,从被人关心走向了关心他人,从受教育者走向了教育者……
12年的班主任工作,我给自己总结了这样几句话,也是作为自己工作的座右铭。
爱字当头,严在其中;
真心去热爱你的学生吧,因为爱永远是相互的;
不要居高临下,要做良师,更要做益友,因为每个学生都需要你的帮助;
戒骄戒躁是必要的,耐心听取每个学生的谈话,或许会发现是我自己错了;
不要吝啬你的微笑,把期待的目光投向每一个学生,把你满意的微笑让每一个学生分享。
反思让我不断成长,让我的人生从量变走向了质变。凭借着对工作的热情与执着,对学生真诚的关怀与做事的公正与公平,我赢得了学生的喜爱,赢得了领导的认可,更重要的是在教育学生的同时,自己的人生境界得到了升华。
大黄,想一想做了您3年的学生,学到了很多东西,在这即将分别的时刻,纵有千言万语却又不知从何说起。3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说长是因为我们一同经历过许多悲悲喜喜,分享过许多快乐精彩:我们看着您与师母喜结连理;我们一起在篮球场上呐喊助威,我们一起为“永远的一班”的荣誉而战,我们一起在元旦联欢会上疯狂尽兴,还有在军训的日子里您的亲切慰问,一桩桩往事都萦绕在脑海。最重要的是,我在高三(1)班度过了自己的18岁生日,美丽的季节里多了一个可爱的大黄,想想真是缘分不浅;说短是因为真的还有好多好多的话想说,还有很多不明白的道理想向您请教,还有沉甸甸的情谊难以割舍。
大黄,我不知道自己说过什么让您感动的话,但您的一言一行却都在潜移默化中感动着我。永远不会忘记那天在全校党员大会上您对我的评价,我当时听了,百感交集,您给我的评价太高了,我不知道自己有没有您说的那么优秀,但有了您的肯定我相信我会更加出色。我一直牢记您说过的4个字“不屈不挠”,那是伴我走过高中3年生活的力量源泉。我的好强注定了我不服输、不妥协的固执性格,但有多少次当我筋疲力尽、心力交瘁的时候,当我快输掉自己信念的时候,都是您的话语在耳畔激励着我,让我找回自信,重拾斗志。妈妈说:“我的话怎么说你都听不进去,黄老师一句话就是圣旨。”的确,黄老师您所说的每一句关于做人的道理方面的话都曾触动我心底的情感,真的谢谢您,感动着您的谆谆教导,我告诉自己要对得起黄老师这份恩情。
记得您说过,自己教过的学生就有些像自己,这一点我完全赞同,在我的眼中,您是位正直、善良、坚持原则的人,而这些都是我从您无声的语言——行动中学到的,我想这些都将让我的人生道路走得更加精彩。将来无论面临什么样的困难,我都会勇敢面对,永不放弃。我会做生活的强者。
(摘自2003届学生李娜的毕业留言)
这是一份学生的毕业留言,每每读起,总有一份感动,这份感动将永远成为我人生的动力。教学相长,是学生们强烈的求知欲望促使我不断刻苦钻研专业、研究教学方法,是学生们对教师那份执着的情谊促使我在三尺讲台上不断耕耘、不断奋进。
………
向一名优秀教师的目标迈进
………
历时一千个日日夜夜,今天,当我重新翻起这个尘封已久的日记,勾起我对往事的回忆。曾几何时,我驻足讲坛,诲人不倦,将全部的精力投之于教育事业。为此我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同时我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已打出我的旗帜——
细细品味,酸、甜、苦、辣、咸,尽在其中,当一位优秀教师太不易!
(摘自1998年9月5日日记)
这是自己从教3年后所写的一篇日记。今天看来,字里行间透出满满的自信与执着。就是这份自信与执着,毕业后的5年里,我放弃了周末休息时间义务给学生辅导功课,经常钻研教材和习题到深夜,不断充实自己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不断锻造着自己讲课的水平和风格。
1996年,第一次和几位同仁实现了唐中初中化学奥林匹克竞赛一等奖零的突破;
1998年,先后在银川一中、银川二中、银川九中参加“银川市第三届优质课比赛”,通过层层选拔,最终过五关斩六将一举夺得“银川市优质课比赛一等奖”的好成绩;
2002年,在第一次高中化学奥林匹克竞赛中,我的学生有12人分别获一、二、三等奖,在唐中高中化学竞赛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笔;
2003年,自己所带首届学生高考升学率达到100%,考入全国重点院校的学生占90%,有4名学生考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
2005年,在第二次高中化学奥林匹克竞赛中有11人获奖,有2人获得一等奖,其中一名同学入选全国化学冬令营,又一次改写了唐中化学竞赛的历史。
每一次收获都是一点积累,每一次成功都是一次激励,每一次突破都是一个新的台阶。
………
走向管理,超越自我
………
我始终相信一句话,是金子总是要发光的。自己的勤奋与努力获得了同事的认可,自己为人谦和、实在,总会得到同事的无私帮助。在几次学校中层干部竞聘中,我学到了很多。有光为什么不亮呢,有热为什么不发呢?这是自己从事行政管理工作最原始的动力。
第一次参加竞聘是28岁的时候,同事启发我,一定要参加竞聘,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唐中的老师了解你,知道你对工作的想法和为学校作贡献的热情。第一次,自己落选了,我认为自己的实力与能力还不够。
第二次,是30岁的时候,同事告诉我,一定要参加竞聘,唐中需要你这样的年轻人去挑这副担子,为学校的发展作贡献。这一次,没有任何悬念。我给自己定下目标,三年上一个台阶,头三年一定要让自己管理的理论水平与实际工作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
作为一个从一线教师走到管理岗位的管理者,我能更多地理解老师的辛苦和实际工作中的不易。我给自己定下了日常管理的信条:
管理即服务;
急老师们之所急,想老师们之所想;
管理者首先是管好自己,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走上管理岗位才明白这是一条不归之路。6年来,没了双休日,没了寒暑假;多了节假日的值班,多了寒暑假的加班。可能有人会认为这一切不值得,因为工作而失掉许多生活的乐趣。但我想这是我的选择,我选择的就是自己人生的乐趣。正如诗人汪国真所写:
我不去想是否能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
只要热爱生命,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写到最后,想起了儿时父亲常说的一句话:人活着就是与矛盾不断地做斗争。也许这就是生命的意义。
忙,忙,还是忙。
写短点吧……
成长在唐中,收获在唐中,成功在唐中!
(摘自2005年5月18日日记)
2010年于唐中